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8月6日,盖世汽车由采埃孚集团官方获悉,由其中国团队主导设计、开发的首个主动式后轮转向(AKC)项目在张家港基地正式投产,并将率先搭载于国内一家头部车企的旗舰车型面向市场。 ...[详细]
8月6日,佛瑞亚海拉宣布,其联手亿纬锂能在中国实现了12V锂电池管理系统全球首次量产,并即将登陆欧洲主流豪华品牌乘用车。
8月4日,博格华纳发布信息称,其新能源电机业务成功斩获中国一家头部自主品牌车企的新订单。此次双方合作的新能源电机产品,采用平台化设计,可全面覆盖包括纯电动、混合动 ...[详细]
据最新消息,7月27日,奥托立夫在武汉临空港智新产业园项目现场举行新研发中心奠基典礼。
7月24日,盖世汽车由耐世特官方获悉,其位于柳州的智能制造新工厂已于日前完成奠基仪式。
7月24日消息,日前,海力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奠基仪式在江苏省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隆重举行。
7月16日,据“安亭微观”公众号显示,上海市政府于近日举行第41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暨外商投资集中签约仪式。
据法雷奥最新消息,一家中国主流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已选用法雷奥五合一深度集成电驱模块,应用于其电驱动力总成系统。
近日,佛吉亚中国与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旗下的广州华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举行合资合同签署仪式。
7月3日消息,上海采埃孚变速器有限公司于近日宣布,其面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首台减速器产品正式下线。
6月26日,盖瑞特宣布,其位于中国武汉的全新创新中心正式揭幕。
6月6日,盖世汽车获悉,博世近日宣布与国内头部车企达成了基于高通SA8775P座舱域控制器项目定点。
近日,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芯科技”)与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安波福(中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波福”)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据佛瑞亚海拉最新消息,近日其成功赢得一家全球高端汽车制造商的订单,承接“高级控制模块”(ACM)的开发与生产项目,预计将于2028年正式投入量产。
4月23日,采埃孚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宣布,针对中国市场需求推出的新一代总成和零部件产品新近在中国实现量产,并已获得中国汽车制造商订单,金额超10亿欧元。
电装举办新闻发布会,围绕“环境”与“安心”两大领域,展示在电动化、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成果。
3月21日,盖世汽车由官方获悉,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与安波福旗下的Intercable Automotive Solutions s.r.l.(简称“英凯博”)在嘉定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详细]
2月25日,舍弗勒宣布,其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滚珠丝杠于近日在湘潭制造基地正式投产。
博格华纳成功获得多个中国新能源车企电机订单,并推出超短高压发卡式电机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7月24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在沈阳正式签署“共建绿色汽车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绿电合资公司,开发100万千瓦陆上风力发电项目。
日前,通用汽车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该季度其实现净收入471亿美元,净利润19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30亿美元。2025年全年财务预期保持不变。
近日,一汽丰田在内部正式立项了下一代智能座舱项目,标志着这家老牌合资车企在智能化赛道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7月12日,中国一汽与长春市政府在南湖宾馆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一汽-大众将在长春基地落地4款基于大众汽车集团全新平台的新能源车型。
广汽菲克正式宣告破产!
今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车及其在华合资企业在中国的汽车销量突破44.7万辆,同比增长20%。
6月30日,特斯拉宣布,中国首批V4超级充电桩站点正式上线,覆盖上海、甘肃、浙江、重庆等地服务区。
6月9日,本田中国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的销量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5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55108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66202辆,下滑了16.76%。
斯堪尼亚江苏如皋制造基地规划年产能达5万辆卡车,几乎是该公司巴西工厂去年产量的两倍。
6月4日,一汽-大众与天津经开区政府在津签署新能源车型项目合作备忘录。
5月30日,据“上海嘉定”公众号显示,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嘉定,标志着保时捷在华研发体系实现历史性升级,本土化创新战略迈入全新阶段。
近日,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田中国”)与宁德时代正式签订深化合作备忘录。
据悉,自2022年投产以来,该工厂的年产量仅达到约1万辆。
业务的整合或削减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部分员工的工作安排。
2月21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旗下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合资企业上汽大众 、一汽-大众 和大众安徽与宁德时代于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仪式在临港隆重举办。
2024年,福特中国挣了44亿。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狂飙突进,不仅重塑着整车格局,更对背后的汽车产业链发起深度重构的号角。
和马斯克一样,黄仁勋从来不吝啬于对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的赞美。
作为一家深耕中国市场近40年的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不仅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更深度参与其中,成为推动中国汽车电子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智能汽车时代,高通凭借其骁龙8155芯片声名鹊起,一举奠定了在智能座舱市场的主导地位。
中国市场正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的战略锚点。2025年6月,德国芯片巨头英飞凌在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周年之际,正式发布“在中国,为中国”本土化战略。
时代变革的大浪潮,席卷着全球供应链市场上的巨头们,也在持续加速变革的进程。
作为丰田汽车集团下历史最悠久的一家企业,丰田纺织至今已走过了107年的历程,如今正在接受来自技术变革与市场环境,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巨大变化的挑战。
“中国是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市场,如果想要在全球市场成功,就先要在中国,也必须在中国市场成功。”2025上海车展上,天纳克CEO吉姆·沃斯(Jim Voss)如此表示。 ...[详细]
伴随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国市场已成为诸多外资企业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伟世通也不例外。
对于诸如ZF LIFETEC的玩家而言,中国汽车市场无疑是重点“攻关”市场。
近年来,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经历深刻变革。传统模式在应对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短缺、地缘政治风险和环保法规升级等挑战时,逐渐暴露出局限性。
在当今中国汽车市场,“卷”已然成为市场的主旋律。
最近,业内出现了一个观点“合资车企正迎来重要的拐点”。
曾几何时,增程式电动车被视为中国新势力在电动化浪潮中的一条“特色”突围之路,如今却已成为全球汽车巨头竞相布局的焦点。
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乘联会相关信息,2024年,乘用车累计销量2756.3万,增长5.8%,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1797.0万辆,增长23.1%,占比爬升至65.2%,同比上升了9.2个百分比。 ...[详细]
时间的流逝,只会加剧日产的“沉没成本”。
美国关税的反复让跨国车企长期以来被掩盖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40%的背景下,中国车市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
在近期召开的上汽通用经销商合作伙伴峰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明确表示,合资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是上汽集团未来几年的核心工作之一。
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968家,同比增长11.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0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5%。
这家拥有75年深厚积淀的欧洲家族企业,正以其完整的产品组合与前瞻的创新布局,深度融入中国这一全球创新前沿,并成功实现从“在中国,为中国”到“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升级。 ...[详细]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半导体技术的核心驱动力显而易见,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英飞凌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的布局,持续引领着行业发展。 ...[详细]
过去十年,中国汽车产业书写了由大到强的辉煌篇章:从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到智能新能源汽车领跑者,从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到产业链整合升级。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大走强的高速成长过程。
鉴于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比其他地区要快得多,软件工厂的第一个系列项目很大概率是在中国进行。
“以前我们叫“在中国,为中国”(in China for China),现在我们叫“扎根中国,服务中国”(in China for China)和“立足中国,布局全球”(in China for Global)。” ...[详细]
马迪斯·青克在采访中感叹道:“如果回想一下十年前中国本土企业与全球企业竞争的情形,再看看现在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我不得不说,我非常钦佩中国OEM的发展方式,非常敏捷、快速且具有创新性。” ...[详细]